首页 > 精选专题 > 看忻州 >
数说丰收丨金果压枝富山乡 山西河曲海红果丰收映红乡村振兴路

秋日海红果

秋日的河曲县,天高云淡。榆岭窊村的千亩海红果种植基地里,红彤彤的果实枝头摇晃,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。村民们穿梭在果树间,观察着色情况,测试糖度达标情况,共同分享这份“丰收的喜悦”,欢声笑语在山谷间回荡。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,如今因海红果而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海红果,这种起源于晋陕蒙交界地区的特色果品,在河曲县已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其果实呈暗红色,酸甜适中,营养丰富,富含黄酮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,素有“果中钙王”的美誉。2014年,河曲海红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,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“绿色名片”。

然而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河曲海红果却陷入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困境。由于种植分散、缺乏深加工、市场渠道不畅等原因,海红果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,果农收入微薄,种植积极性受挫,这一特色资源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。

榆岭窊果农采摘海红果


转机来自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。近年来,河曲县将海红果产业作为“特”“优”农业产业来抓,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推动海红果规模化种植、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营销。丰禾农业作为当地龙头企业,投资建设了高标准海红果种植基地和现代化加工厂,引进先进生产线,开发出 了NFC和 HPP海红果汁、果酒、海红果冰激凌等系列产品,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。

在河曲丰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,机器轰鸣,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。海红果经过清洗、筛选、压榨、杀菌等工序,变成一瓶瓶色泽诱人、口感醇厚的海红果汁。“我们采用了先进的非浓缩还原技术(NFC),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海红果的营养成分和原有风味。”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河曲县海红果特色专业镇的建设加速了海红果产业的蓬勃发展。目前,全县已积聚培养有河曲县四海进通一品农夫果品开发有限公司、河曲县海红爽饮料有限公司、河曲县丰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海红果加工企业8家,共推出海红果深加工相关产品6大类20余种,专业镇每年可消化海红果4万余吨。

科技赋能也为海红果产业注入了新动力。当地农业部门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,建立了海红果产业技术研究院,开展品种改良、病虫害生物防治、标准化种植、精深加工等技术研究,培育出更适合加工的新品种,研发了海红果多糖提取等新技术,进一步挖掘海红果的潜在价值。

随着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,河曲海红果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。目前,全县海红果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,年产量超过2万吨,产业链产值突破亿元大关,带动5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,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。

榆岭窊海红果种植基地


站在榆岭窊村的山坡上俯瞰,连片的海红果树染红了山野,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点缀其间,构成了一幅产业兴、乡村美、农民富的生动图景。小小的海红果,正成为推动河曲乡村振兴的“幸福果”,讲述着黄土高原上的产业变革故事。

未来,河曲县将继续深化海红果产业发展,规划建设海红果特色小镇,打造集种植、加工、科研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,让这一传统特色产业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,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加甜美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