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精选专题 > 看忻州 >
从“边关佳酿”到“产业标杆”——代州黄酒的三年之变

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地处雁门关下,古称“代州”,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物产优势,是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。以当地粟米为原料酿造的代州黄酒,酒色金黄,温和醇香,是北派黄酒的杰出代表。千百年间,这杯馥郁佳酿见证了无数边关将士的热血征程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。

2022年9月,代州黄酒入选山西首批省级十大重点专业镇,代州黄酒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代县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黄酒产业发展,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、加大资金投入、完善产业配套设施,为黄酒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。三年能有哪些变化?不妨从品牌、规模、品质与市场的多重维度,读懂代州黄酒的三年之变。

品牌之变:从“地方特产”到“文化名片”

2025年二季度,新华・代州黄酒品牌传播力指数值攀升至144.6点,实现了同比、环比双增长,与基期2022年一季度相比,指数值增长44.6%。代州黄酒品牌影响力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。

代县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门关景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为依托,借助集大原高铁雁门关站开通运营和“雁门关”号列车冠名契机,打造“晨登雁门关,夜宿代州城”IP,设计“名关+名城+名酒”精品旅游线路和“关城文化深度游”等特色线路,推动黄酒消费场景从“饮用”向“体验”延伸,酒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量持续攀升,代州黄酒品牌内涵不断丰富。如今,“雁门山”“滹源”“雁门金波”等品牌入驻新华网溯源中国可信品牌矩阵,“雁门山”牌黄酒入选首批“有机旱作・晋品”省域农业品牌,老高家酒业、四达酒业荣获“三晋老字号”称号,代州黄酒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。


图为新华・代州黄酒品牌传播力指数值


规模之变:从“散兵游勇”到“产业集群”

2025年上半年,代州黄酒产值2.63亿元,同比增长14.3%。2022年以来,代县黄酒产业总产能由3万吨增加到13万吨,经营主体数量从143家增长到208家,纳税额同步大幅增长。代州黄酒产业成链、成群、成镇,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,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。代州黄酒专业镇正在加快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名镇。

2024年,投资27亿元的酒旅融合示范区主体项目代县黄酒酒堡开门迎客,集现代化、智能化、自动化为一体的雁门王10万吨有机黄酒生产线正式投产……三年来,各类项目建设累计落实投资近23亿元,数字化、智能化、规模化引领带动代州黄酒产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,推动产业从“传统工坊”向“现代化产业”跨越式发展。

品质之变:从“经验酿造”到“标准赋能”

黄酒是最古老的酒类之一,与啤酒、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。代州黄酒作为中国黄酒代表之一,有着45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。一粒粒金黄色的黍米,加上红枣、绿豆等原料,经过浸、煮、晾、酵、榨、煎、滤等多道工序,酿制成酒质醇厚、色泽金黄、温和醇香的代州黄酒。代州黄酒酿制技艺现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2024年,全国首个以黍米黄酒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——中国酒业协会黍酿博物馆在代州落成,让黍米从田间到舌尖的旅程变得鲜活可感。

传统经验需要适配现代品质要求。2022年以来,随着《代州黍米黄酒》团体标准发布,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认证,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导入,代州黄酒产业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,让“世界特色美酒产区·中国黄酒之乡”的称号焕发出更丰富的时代生命力。

图为代州黄酒企业生产车间


市场之变:从“区域飘香”到“全国知名”

面对消费升级下“多元化、健康化、年轻化”的市场需求,代州黄酒以科技为翼不断推陈出新。雁门山酒业、四达酒业、冯氏酒业等企业分别与山西农业大学、山西中医药大学、山西财经大学、天津科技大学、山西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,研发出多款创新产品,形成了品类齐全、覆盖不同消费群体、不同价格区间的代州黄酒产品矩阵。

其中,“苦荞五粮黄酒”“藜麦黄酒”等贴合健康理念的产品广受青睐,黄酒冰淇淋、慕斯蛋糕等配餐产品拉近了黄酒与年轻人的距离。“滹源”牌黄酒斩获2023年第108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,显著提升了国际知名度,今年更实现出口日本“零的突破”,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。

图为部分代州黄酒产品


代州黄酒以“政策护航、创新为核、融合为翼”的发展模式,实现了品牌、规模、品质、市场的全方位跃升,已然成为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生动范本。